早报 副刊 (2011-02-23) ● 吴庆康
或许他们都和我一样,觉得文字就像灵魂,一旦少了,不论外表有多亮丽都只是空壳。
不久前买了英国前首相布莱尔的自传,最近在伦敦看到作者签名版本,心痒痒,挣扎了很久,最终还是没有买下第二本(因为买的那本都还没时间看)。但只要有机会到伦敦,我必定会回到Hatchards这间伦敦历史最悠久,并有最多作者在新书上签名的书店,翻阅布莱尔和其他作者的签名,并看看还有什么signed copy的新书。
书店是伦敦的魅力,每次到伦敦,不是看音乐剧,就是逛书局。除了连锁书店如Waterstones、WHSmith,以及Blackwell's之外,各种各样的独特精品书店也让人着迷,对书虫而言,即使只看不买,在伦敦泡书局的魅力一点都不比逛LV/ Prada/ Gucci/ Chanel逊。
Books for Cooks就很精彩,专卖与饮食相关的各类书籍,大厨著作、星级食谱、饮食历史,以及文学作品等,小小的店面后面还有一间小咖啡厅,几张小桌子挤在书堆间,书卷味和咖啡香争着“出味”,缠着客人不放。这间书店在伦敦的Notting Hill,就在Portobello市集角落,对面就是因为电影“Notting Hill”而声名大噪的The Travel Bookshop,每天都吸引很多游客慕名前来,成了另类景点。
每次在伦敦惯例必到的是像图书馆一样的Foyles。五层楼,从军事、历史、政治、餐饮、宠物、时尚、乐谱、语言、社会、传媒、太空、建筑、设计、医药,到文学,这是没有一次能逛得完的书店,最终当走到腰酸背痛时,到书局里的咖啡座找个靠窗位坐下,边吃蛋糕边看窗外匆忙的人生百态,也很享受。Covent Garden附近专攻旅游和地图的Stanfords书局连地板都用世界地图铺设,一入内就觉得需要带点别人的体验出来,并有冲动想把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也带到世界不同角落。
现在我们当然能轻易上网猎取任何信息,但在“走万里路不如读万卷书”的年代,买到喜欢的书,就像现在的小孩买到新的电脑游戏/科技玩具般兴奋,而且可以兴奋很久。
逛书局的习惯从小就培养,是妈妈的功劳。在没有手机、电脑,以及网络的当年,我们都曾经有过比较悠闲轻松的日子,至少有闲暇逛一个下午的书局,不必查看一个下午的电邮。小时候,妈妈一有空就带我到书局逛,勿拉士峇沙路一带是我童年最熟悉的外出场所,每次都会走遍当年的上海书局、商务印书馆,以及大众书局。
童年经常在周末到住在密驼路的大姑妈和二姑妈的鞋店玩,附近的“黑街”(白沙浮)是我花钱的地方,那个专卖书报的杂货店,就赚了我不少《儿童乐园》和《小叮当》的钱。
这些上个世纪的回忆,新加坡不会也无法保留,一个年代过去,本地的“书卷味”越来越淡,随着Borders也陷入危机,对爱书者来说,我们原本有限的书香更所剩无几,伦敦这个连空气中都弥漫着书卷味的城市,就成了香格里拉。最难得的是,在网络书籍似乎渐渐迈向主流的今天,伦敦的许多阿公级书局看起来还依旧蓬勃,Leicester Square和Charing Cross大街上的古董书店、二手书店,以及其他种种专卖书店依然魅力不减,顾客不论是看还是买,都愿意把一点时间寄存在能引起他们共鸣的字里行间。
其实我也很喜欢在香港、上海、北京、台北,甚至是东京逛书局,但伦敦书局在我心目中“得分”较高,因为显然都是书虫的书局工作人员对很多书都很有心得,顾客的一个询问,可以换来一次10分钟的介绍和读后感,而不是“啊?没听过,我查查看”,让你觉得每一本书,都那么值得拥有。
或许他们都和我一样,觉得文字就像灵魂,一旦少了,不论外表有多亮丽都只是空壳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